
导语:
越长大越发现,只要一家人健健康康开开心心就好,至于其他亲人能处就处,不能处就直接拉倒。因为有时候你过得好,并不是他们想看到的,你过得不好才是。
来自娜娜的讲述:
从小到大,我一直都很讨厌我爸爸那边的亲戚,因为他们的重男轻女、势利眼和冷血无情。
小时候,我家里很穷,因为妈妈生了三个女儿,只生了一个儿子,重男轻女的爷爷奶奶经常欺负妈妈,动不动就骂她,也从不帮忙带娃,甚至他们还会联合外人一起污蔑我妈偷东西,即便他们知道是外人偷了我家的东西。
因为爷爷奶奶的“榜样行为”,连带着爸爸的兄弟姐妹都经常欺负我们。他们还曾经好几次怂恿我爸爸打我妈妈,幸好爸爸不是一个家暴男,从来没有碰过妈妈的一根手指头。
但我爸爸是一个愚孝的人,在他心里,无论父母兄弟姐妹,对我家有多差,他都从不放在心上,反而对他们推心置腹,有求必应。
因为在他心里,那才是他的家人。在爸爸还没结婚之前,他的家人对他挺好的,爸爸家里一共有六个兄弟姐妹,他排第五。因为前面有三个姐姐,所以他打小就没干过什么活。
爸爸出来工作后,每次发工资,他除了留下一点点生活费给自己,然后会把所有的钱都寄给他哥哥,也就是大伯。
一直以来,他哥哥在家里是负责管钱的,全家的生活费从他那里掏出。全家人都出去工作,只有他在家里好吃懒做,只负责管钱,想想就是奇葩。所以爸爸是个穷光蛋,而大伯是一个挺有钱的人,但爸爸从不去计较那些,就像是一个傻小子。
爸爸,这个习惯从少年一直保持到结婚。
他和妈妈结婚后,生了三个女儿,但那时候还没分家,我们还是与大伯小叔爷爷奶奶住在一起,爸爸还是把钱都转给大伯,我妈一分钱都没有拿到,我妈每花一分钱都是求爷爷告奶奶的才能拿得到,家里穷得叮当响。
后来,妈妈实在受不了那样的生活,于是她开始大吵大闹,要求分家,家是分了,但是全家人都恨上了我妈,当然除了我爸爸。
因为没了我爸爸这颗摇钱树,大伯迫不得已只能出去工作养自己的小家。
分家后,爸爸开始把赚到的钱给到妈妈手上,妈妈负责在家照顾4个孩子,家里的日子虽然依然艰难,但也开始好起来。
在我们上学后,妈妈也开始卖早餐养家,边卖早餐边照顾着我们长大。
在我读大学的时候,家里也攒到了一些钱,妈妈为了远离婆家,为了给到我们更好的生活,于是她瞒着爸爸,向外婆家借了一些钱,再加上家里的积蓄,在市区给了首付,买了一套面积140多平方的大房子。
那时候,国内的楼价还没回暖,我们这套房子算是买在低价。那时候村里在市区买房的人不多,在农村人的眼里,能在市区里买房的都是富贵人家。
后来,我们买了新房的消息在村里不胫而走,有人高兴有人愁,有人祝福有人嘲讽。
上门祝福的是外人,上门嘲讽的是自家人;希望我们过得好的是外人,希望我们过得越来越差的是自家人。
还没买房的时候,我们在村里的日子过得很苦,全村人都看得到爷爷奶奶大伯等人是怎么欺负我们家的。
得知家里买房后,爸爸刚开始是很高兴的,后来大伯开始怂恿他跟我妈吵架,说“家里有房子住,还出去买房,你家本事大了,一个男人连家都搞不住,被老婆牵着鼻子走,让你分家就分家,让你买房就买房。140平方那么大的房子,买来装空气么?”
大姑说“哇,房子买这么大,以后有罪受咯。”
奶奶上门大骂“我家小儿子大儿子都还没买房,凭什么你这个生了3个赔钱货的就能就买房?真希望那天被台风刮坍塌。”
因为买房子的事,在买房子后的2年里,每次回爷爷奶奶家,爸爸都会被大伯爷爷奶奶洗脑,然后回家后,爸爸总是用恶毒的语言跟我妈妈吵架,说妈妈败家,买了房子。
我无法想象,当时妈妈的心情是怎样的,我只知道我自己很愤怒,那些画面,那些场景,每每想起来我都不会原谅。
直到后来房价开始飙升,翻了几倍,他们才没有因为房子的事吵架,而爸爸也开始享受着别人对他的赞赏。
我妈妈则因为长年累月的劳作辛苦和婚后的抑郁不开心,患上了肝癌,6年前去世了。
前几年,大伯全家拼尽全力,终于在市区里买了一套90多平的房子,无论是采光还是位置,都比我家差的远了,但是价格是在我家的3倍。
而小叔子一家,因为有2个不成器的儿子,无论再怎么努力,都不可能在市区里买房,只能在窝在农村里。
奶奶2年前去世了,我们三姐妹都没有去祭拜,只有爸爸回去了。
